未来五年,大量的钱将流向这里
气候适应领域年均资金需求2万亿,可持续发展投资进入加速跑道,这些领域正在成为资本的新目的地。
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发布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指数报告》揭示了一个明确趋势:全球可持续发展正在加速,亚太地区和新兴经济体尤为突出。
与此同时,湖州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与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联合发布的报告明确指出,至2030年,中国气候适应领域的年均资金需求高达2万亿元人民币。这一巨额投资需求,为金融市场开辟了新的赛道,也指明了资本未来的流向。
01 全球趋势:可持续投资进入快车道
2025年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的关键转折点。根据中国银河证券与国际金融论坛联合发布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指数报告》,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呈现出四大显著趋势。
亚太地区和部分新兴经济体以强劲的推进势头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的焦点。
全球可持续发展承载能力指标自2020年以来整体呈现下滑态势,但清洁能源规模化替代的推动下,碳排放增长与经济扩张脱钩逐步深化。
经济可持续发展质量指标近十几年一直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其核心动能来源于全球价值链重构背景下的深度创新转型。
政策、市场与国际协作三重维度共同构筑了系统性支撑框架,推动绿色规模扩张。
气候政策倡议组织2025年10月的最新数据显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气候金融在2023年已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就占了6850亿美元(64%)。
02 资本去向:三大重点投资领域
清洁能源革命
清洁能源是可持续发展投资的主力军。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中,可再生能源占了气候投资总额的80%。
中国、巴西、智利、越南、摩洛哥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引领投资潮流。
摩根大通可持续投资专家指出,“即使面临联邦政策不确定性,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继续推动可再生能源部署”。
欧洲在气候技术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汉内斯·科弗勒指出:“欧洲首个工业规模绿色氢工厂预计将于2025年上线,引起了投资者的密切关注”。
气候适应与韧性建设
气候适应领域正成为资本的新赛道。湖州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与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联合发布的报告明确,至2030年,中国气候适应领域的年均资金需求高达2万亿元人民币。
这一领域包括城市规划、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公共健康等全领域的协同转型,旨在构建“气候适应型社会”。
国家气候中心代表在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指出,在风险评估中面临数据融合与模型本土化难题。
这意味着,解决这些难题的技术和方案将成为投资热点。
技术赋能与创新转型
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正逐步成为经济增长引擎,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安联投资在2025年可持续投资展望中强调,现代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至2030年,全球劳动力市场可能会出现超过8500万的人才短缺”。
这一趋势将推动在技能培训、包容性和多元化以及更加在地化的供应链方面的投资。
03 投资逻辑:资本为何转向?
政策支持全面强化
全球绿色转型支持水平整体呈显著提升,政策、市场与国际协作三重维度共同构筑了系统性支撑框架。
2025年,多项法规(主要是欧洲法规)生效,将考验该区的转型决心。
这些政策不仅包括更严格的披露要求和价值链审查,还可能涉及新的正式标签制度、新绿色债券标准的采用,以及新的过渡计划指引和标准。
财务回报日益显著
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投资的表现令人瞩目。一项研究显示,绿色投资组合的回报从2000年的5.2%上升到2025年的11.8%,同时年度波动率从8.1%下降到3.0%。
投资组合的可持续性评分也从0.45提高到满分1.00,反映出向高影响力绿色资产的战略转变。
风险分散需求推动
在全球政治、经济和气候面临复杂环境和全新挑战的背景下,传统投资面临更大不确定性。
可持续投资不仅提供财务回报,还帮助投资者规避环境风险、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
04 挑战与障碍:投资路上的坎坷
资金缺口依然巨大
尽管气候金融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已超过1万亿美元,但这仍远低于到2030年每年所需的4万亿美元。
国际气候金融仅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流量的不到20%(2023年为2090亿美元)。
适应金融在2023年达到480亿美元,但从低基数增长,仍远低于到2030年的年度需求,且在各地区之间高度不均衡。
数据与评估难题
金融机构在气候适应投资中面临标准化产品设计与明确政策激励的挑战。
国家气候中心代表指出了在风险评估中面临的数据融合与模型本土化难题。
监管与标准不一
2025年,欧洲企业将面临更严格的披露要求和价值链条审查。
监管机构面临平衡难题——既要促进可持续和金融转型,又要避免发出令人困惑的市场信号。
05 未来展望:资本布局的新策略
区域差异化投资
基于不同区域的气候风险特征和市场成熟度,采取差异化的投资策略至关重要。
亚太地区和部分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的焦点,而中国在气候投资方面已占据全球64%的份额。
耐心资本与长期资本
报告提出了引导耐心资本与长期资本参与可持续发展投资的新路径,以应对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结构性挑战与机遇。
长期投资视野不再是口号,而是必要策略。
全系统转型方法
推动气候适应投融资已从共识阶段迈向行动阶段。
未来的关键在于深化跨领域协同,完善数据共享与标准体系,并强化政策激励,从而将气候适应理念真正融入金融一线业务。
根据气候政策倡议组织的数据,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2023年的气候金融已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私人资本和国内来源占据了主导地位。
中国以6850亿美元的投资,占全球新兴市场气候投资总额的64%,成为这一领域的领跑者。
未来五年,资本将大量流向清洁能源、气候适应型基础设施、技术创新等可持续发展领域。那些率先将这些趋势纳入投资策略的投资者,很可能获得双重回报——财务收益和可持续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