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截至2024年底累计培育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
绿色制造体系正成为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从源头设计到终端产品,一场全链条的绿色化转型浪潮已席卷而至。
国新办10月31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王鹏在会上介绍,截至2024年底,工信部累计创建了451家绿色设计企业,开发推广了绿色产品超过4万个,累计培育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绿色工业园区491家。
国家绿色工厂产值占比已超过20%,成为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
01 绿色制造成绩单
近年来,工信部坚持把推行绿色设计、普及绿色制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拓展绿色贸易注入新动能。
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累计培育6430家国家绿色工厂和491家绿色工业园区,形成了规模可观的绿色制造群体。
这些绿色工厂在制造业总产值中的占比超过20%,体现了绿色制造体系已成为中国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度,工信部新培育了1382家绿色工厂、123家绿色工业园区以及126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绿色制造名单实施动态管理,2024年有47家绿色工厂、3家绿色工业园区和4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因不符合标准被移出名单。
02 绿色设计引领源头变革
在绿色制造的推进过程中,源头设计是关键一环。
工信部累计创建的451家绿色设计企业正在从产品设计的源头改变传统生产模式。
这些企业应用轻量化、无害化、长寿命、易回收的绿色设计理念,重点面向电子、汽车等行业开发推广绿色产品。
截至目前,中国已开发推广的绿色产品超过4万个,满足了国内外市场对环保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03 绿色贸易赋能出口增长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不仅关乎国内产业转型,更为中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开辟了新通道。
王鹏在吹风会上指出,通过推行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更重要的是,很多企业还因此提升了品牌形象,获得了 “绿色溢价” ,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
近几年 “新三样”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正是绿色制造赋能绿色贸易的生动体现。
通过绿色设计和制造,中国企业更好地满足了各国消费者的环保需求,填补了世界“绿色缺口”。
04 全链条推进转型升级
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更大力度普及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
“点线面”结合的策略将成为推进绿色制造的主要路径。
在 “点”上建设绿色工厂,实施绿色工厂提质扩面计划,加快从标杆引领向更大规模的推广转变。
计划到2030年,国家、省、市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比提高到40%,引导绿色工厂深挖节能降碳潜力,培育一批零碳工厂。
在 “线”上培育绿色供应链,开展绿色供应链提升行动,推动大型企业发挥龙头牵引作用,通过绿色采购等倾斜政策支持,提高供应商中绿色工厂企业的比重。
在 “面”上发展绿色园区,实施绿色工业园区提升计划,推动高新区、工业园区绿色转型,同时积极培育建设一批零碳园区。
05 区域实践与产业转型
在全国范围内,绿色工厂的创建已形成梯度培育体系。
截至2024年底,地方累计梯度培育省市层面绿色工厂1.6万余家,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完善。
从地域分布看,江苏、山东、广东的绿色工厂数量位于全国前三名。
这些经济大省制造业密集,能耗量较大,绿色发展的政策激励、制度约束、技术服务等措施更加完善。
在产业层面,不仅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包括水泥、化工等传统高能耗产业也在积极打造绿色工厂。
以海螺水泥为例,该公司已打造29家国家级绿色工厂,通过应用SCR脱硝、湿法脱硫等污染物深度处理新技术,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绿色制造的未来蓝图已经绘就。根据工信部规划,到2030年,我国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将超过40%。
绿色工厂创建将从少数先进企业覆盖到大多数企业,逐渐成为对工业企业的基本要求。
随着绿色低碳改造升级项目的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不仅重塑着中国工厂的形象,更将为全球绿色贸易注入源源不断的中国动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