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社保新规的出台对打工人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具体如下:社保缴纳更规范,短期工资减少但长期保障增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明确,任何“不缴社保”的约定均无效。企业必须按规定给员工缴社保,且缴费基数要按实际工资计算,奖金、提成、年终奖等都要纳入基数。这意味着员工工资条上社保扣除部分会增加,到手工资可能会减少。但从长期来看,员工的各项社保权益得到了保障。例如,养老保险方面,现在每月缴纳,退休后可按月领取养老金,为晚年生活提供保障;医疗保险方面,感冒发烧拿药、住院大病等都能得到报销,减轻医疗负担。病残津贴新增,特殊群体有了更多保障:从2025年1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增病残津贴。若参保者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前因病或非工伤导致残疾,并经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可申请按月领取病残津贴,其具体数额根据参保人员的年龄、累计缴费年限等因素确定,且会在国家调整基本养老金时同步调整。延迟退休政策实施,职业生涯需重新规划:2025年起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男职工和法定退休年龄为55岁的女性职工,退休年龄将每四个月延迟一个月,最终达到63岁和58岁;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岁的女职工将每两个月延迟一个月,逐步延至55岁。同时,职工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根据与单位协商情况,选择弹性退休,最长可延迟三年;完成最低缴费年限的员工,亦可自愿选择提前退休,最长可提前三年,但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性职工五十岁、五十五岁和男性职工六十岁的法定退休年龄。失业保障提升:失业金标准从最低工资的70%提高到85%,最长可领24个月,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打工人失业后的生活保障水平,让他们在失业期间有更多的时间和经济基础去重新寻找工作。
|
|